今天來給大家講一下考研德語學習方法。主要詞匯、語法、閱讀的內容。
一、“背詞典是擴大詞匯量的*好方法。”——錯!
干背詞匯對于系統地學習一門外語是不科學,至少對大多數人不實用。很多人都會抱怨
昨天剛背的詞匯,第二天就不記得了。這是很正常的,因為當你第一天死記這些詞的時候,
它們只在你記憶表層蜻蜓點水般地掠過,而并沒有刻入你的記憶中,也就是未達到德語所說的 sich etw. ins Gedächtnis prägen. 科學的擴大詞匯量的方法是增加閱讀量,強化泛讀訓練,在閱讀中積累詞匯。而在記憶詞匯的過程中不僅僅背詞和詞義,而是去背一些*能體現該詞意義和用法的例句。因為上下文和語境能夠幫你更好的記憶單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能保證很長一段時間不忘。
二、“語法不重要。”——大錯!
因為德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也沒有身處德語語言環境,我們不能依靠語感來學習語言。語法是一門語言的框架。將詞匯填入這個框架便產生了無窮無盡優美的句子,形成了生動活潑的語言。學習一門外語初始階段一定要努力學好其語法,不然說出來或寫出來的東西*多就是詞匯的堆砌,中國人看不懂,外國人也看不懂。
學語法是很枯燥,尤其是剛剛學德語,這點必須承認,但這東西不學不行。當然很不贊成死摳語法,尤其是那些連大多數德國人都不知道的偏語法。事實上,語言在先,語法在后。語法都是語言學家根據語言實例(書面或口頭的)總結出的規則。學習語法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優化語言表述,二是簡化語言學習。輕視語法會阻礙第一個目的的實現,死拘語法,舍本逐末,則加重語言學習的負擔,與第二個目的背道而馳。因此找準語法學習的平衡點很重要。建議大家將手頭教科書上列出語法點都牢牢掌握,因為那些都是比較常用的通行規則,其他的語法書則先不要去看。如果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陌生的語法現象則可以查閱相關語法書和學習詞典,作為補充知識加以了解。切記:語法書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查的。
三、邊閱讀,邊查詞典。——特錯!
中國的外語學習者很愛邊閱讀,邊查字典,其實這在外語學習中是非常錯誤的做法。通過上下文和語境猜測生詞,理解篇章意義是泛讀訓練的一個重要內容。如果邊讀邊查詞典,那還不如不讀。閱讀應當建立在理解整個篇章含義的基礎之上。在做第一遍閱讀的時候將生詞劃出來,然后不管它,繼續往下讀。第一遍讀完將這些詞的意思查出來,再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帶入原文讀第二遍(如果時間不允許,也可以僅將出現這些生詞的句子挑出來讀)。
四、“同時學好德語和英語完全不可能。”——荒謬的 Klischee!
不可否認,由于兩門語言同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在詞匯、語法上有很多近似之處。
因此,一個之前以英語為第一外語,而后又以德語為專業的學生常常會混淆這些近似卻又存在不同的地方。然而很多人卻忽視了這一點,那就是語言,尤其是像英語和德語這樣的親屬語言,是相通的。完全可以將之前已有的英語知識轉化為學習德語的優勢。德語和英語相似的語法規則,大量的同源詞給我們學習德語帶來了巨大的便利。甚至在同時學習這兩門外語的過程中還能找到一些同源詞(尤其是拉丁語、希臘語派生詞)的對應規則,簡單的如塞音c變k,擦音c變z規則,復雜的如動詞加-ieren 規則(expand→expandieren,complicate àkomplizieren, identify à identifizieren…)這種詞匯對應的特點,使可以在增加一門語言詞匯量的同時擴大另一門語言的詞匯。另外,英語德語語法上的相似性也為德語學習帶來很多便利。
總之,學習或者復習德語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現這四種錯誤,這樣會使你的德語學習起來異常順利,提高速。
歐亞外語德語暑假班招生中!
疫情期間可線上上課,在線預約試聽,
課程顧問老師在線規劃語言課程,
疫情結束以后,
可靈活選擇線上或者線下的形式進行學習!
記得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周圍更多,
想要學習小語種的同學和朋友們吧!
聯系歐亞在線客服預約試聽&報名學習
微信號:oya365kf
適合人群:零基礎、語言興趣愛好、出國留學、工作提升、考試沖刺
上課內容:根據個人情況,量身定制內容(提前與課程顧問老師溝通)
試聽時間:提前預約老師時間(周一到周日早9點到晚5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