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的高壓設備的自動化系統不斷更新,其操作程序也越來越簡化,而發射機運行狀況的監督控制逐漸依賴自動化控制系統,電工工作人員可以看到的零件也越來越少。以往能夠經過監聽、抄表、巡視等工作可以發現的異常情況,現在必須通過檢修工作才能發現。在檢修中就要注意對元器件性能狀況的檢查,例如有無漏油、漏水現象,有無銷釘脫落,有無打火痕跡,槽路接點、保險卡子、大電流的連接處有無過熱變色,這些經過表面的觀察就可以看出。但是在檢修過程中,部分工作人員會常常忽視這些細小的變化,從而無法及時進行故障維修。因此在要加強工作的細致性,使工作人員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故障。

無功功率補償的裝置應根據網絡的性質與電壓情況進行合理選擇,對于各類無功功率補償裝置和計算應進行綜合考慮并采用。配電網絡中常見的補償裝置有以下幾種。(1)高壓裝置:在高壓配電網絡中此類裝置被廣泛應用,其以高壓并聯電容器較為主要的補償裝置。在應用中被安裝在主變壓器的一側,作為對主變無功損耗的降低措施,同時改善功率因數,對變電站出站端的電壓有較強的改善作用,從而發揮供電設備應有的效率。

二、電力電纜的試驗與驗收投運:電力電纜除進行交接試驗和預防性試驗外,在施工過程中還應進行絕緣試驗,以鑒別檢查施工各環節的電纜質量和工藝質量。敷設前在電纜盤上進行試驗以鑒別電纜好杯;敷設后、敷設前進行試驗,以鑒別敷設中電纜有無損壞;電纜頭施工完畢后進行試驗,以鑒別電纜頭的質量;電纜檢修前后進行試驗,以鑒別檢修質量。檢查的主要內容如下:(1)電纜應排列整齊,電纜的固定和彎曲半徑應符合設計圖紙和有關規定,電統應無機械損傷,標志牌應裝設齊全、正確、清晰。油浸紙絕緣電纜及充油電纜的終端、中間接頭應無滲漏油現象;(2)電纜溝及隧道內應無雜物,電纜溝的蓋板應齊全,隧道內的照明、通風、排水等設施應符合設計要求;(3)直埋電纜的標志樁應與實際路徑相符,間距符合要求。標志應清晰、牢固、耐用;(4)水底電纜線路兩岸、禁錨區內的標志和夜間照明裝置應符合設計要求。